首页 > 君曜资讯 > 君曜新闻 >

创新工场:AI+教育,看得见的未来

发表时间:2024-03-19 11:51:32

“教育行业有点慢,利润有点低,却还有许多人在做,因为有一份情怀在,想为这个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。”——创新工场 执行董事 张丽君

 
9月12日,“2018创新教育论坛”在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圆满落幕,论坛由创新工场主办,耶鲁华南校友会、Higgs Hub 联合主办,以“AI+教育的发展现状”和“K12教育的升级和渠道下沉”两大主题为线索,开启工场教育行业投资人与优秀企业家间的对话,共同探索教育行业发展趋势,促进华南地区教育同行及创业者的交流。
 
01 2018教育关键词—AI赋能、升级与下沉
 
创新工场执行董事张丽君首先发表了主题演讲。作为投资人,亦是一名母亲,丽君聊起了看教育的初衷,并针对工场投资的教育项目做了简短地回顾。“教育行业有点慢,利润有点低,却还有许多人在做,因为有一份情怀在,想为这个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。”她说到,工场在中美两地投的教育项目共约40家,今年预计突破50家,而K12教育则是最为关注的方向。

 

① 为何看教育?

 
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,看任何行业到最后要思考一件事情,就是供给和需求,根本上要看的就是变化。教育的需求本身在变,是因为背后很多大逻辑在变。过去七年,教育政策不断优化,社会结构和财富占比逐渐调整,产业结构也在发生改变。这些本质和趋势使得教育行业一直在相应的变化,并且有越来越高的需求。
 
除此之外,整个社会也为教育行业铺垫好了很多基本的结构。移动互联网的多波 “人口红利”、线上线下融合 (OMO)、移动支付与消费信贷扩张、AI与自动化技术,便是直接的驱动力。
 
当然,无论是因为基金募资非常难还是社保成本很高,种种因素让许多潜在的创业者觉得好像到了经济下行周期。张丽君认为,下行周期是对于创业者,尤其是教育创业者来说是最好的时间。教育行业是抗周期领域,需求在这段时间并不会发生本质性的变化。人们感受到很多职业上的压力,会更愿意在教育上投入,来培养自己的孩子。

 

② 如何看教育?

 
看教育领域方法论的核心是寻找到一个规律。在任何一个行业和领域,来判断它未来趋势时,都是看到变化的同时去看什么不变,什么规律是一直在发生的。用户需求、内容/服务的产品交付方式、科目、商业模式可作为分析产品及用户的最重要的四个核心维度。
 
张丽君表示,一个教育企业真正到最后能活得比较好,大概率是流量、内容、产品、服务这四大基因。这四个部分是企业需要不断打造的,的确很难有一个企业刚开始时就有完整的这方面基因,但未来是需要在这四个基因上都能走得通的。如果企业只有流量获取能力、一定内容能力,但没有产品和服务能力,很有可能到最后产品不一定有很好的续约率和口碑,卖的能力强,内容有一定的吸引力,但没有人用,最后这个品牌也沉淀不下来,就是像割韭菜一样。如果一个产品的服务能力、内容能力很强,但获客能力弱,大概率长不大,做成小而美很好,很小的范围内传播口碑,但生长不出来。
 
③ AI赋能
 
张丽君认为,AI技术创新在教育行业里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,把内容、场景、数据结合在一起,三位一体,才能真正产生效果,才能真正有可交付的效果。
 
AI赋能教育有两大维度。一是教学过程数据化,提升教学效率。通过大量方式来收集有效的教学数据,学生学习行为数据,再给出对的反馈。比如The ONE钢琴,学生弹琴键的任何一个动作都可以收集,可以看到学生弹得慢了快了,能很好的反馈练习,老师可以更好的指导。这部分数据的收集、优化、迭代都有助于教学过程不断改进。
 
二是教学组织过程数据化,提升管理效率。这个过程是在销售环节、服务环节提升数据,主要是提供给员工使用的,让他们的效率更高。比如小程序的鲸打卡、七天等都属于这个方向的。
 
④ 升级与下沉
 
升级与下沉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一个很重要的趋势。随着城镇化比率大幅提升(接近60%),学生密度也不断提升,有了密度之后才值得做培训;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大幅提升,参培率也提高了很多。但由于下线城市教育资源的匮乏,大趋势是广义的双师课堂。无论是线上双师还是线下双师,可进入到不同的场景。线上的家庭场景如VIPKID、顶上,线下如幼儿园、公立学校、课外培训机构等场景。


上一篇:动因体育:在青少年体育的蓝海中,希望随运动而燃
下一篇:没有了